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 > 肝病科醫(yī)學進展 > 乙肝治療的寶貴時機:肝硬化早期
現(xiàn)有防止手段效果明確
乙肝疫苗的及時接種,已使我國乙肝流行態(tài)勢大為好轉:乙肝病毒攜帶率十年內由9.75%降至7.18%,個別高發(fā)地區(qū)新生兒乙肝表面抗原(HBsAg)陽性率由10%以上降到0.5%以下。近年臨床采用核苷(酸)類似物和聚乙二醇干擾素治療,已呈明顯療效:預期療程的HBV-DNA檢測不到(陰轉)率可達50%~90%,實踐證實確能延緩(75%)或逆轉(19%)乙肝肝硬化并減低癌變幾率。
病毒攜帶者需定期監(jiān)測
但嚴峻的現(xiàn)實提示我們,尚需加強防止措施。為了預防發(fā)生新的感染,除對輸血(包括輸注血制品)、器官移植供體進行嚴格篩檢外,婚前、孕前檢查也尤為重要。
對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,特別是曾有肝炎活動(發(fā)?。┦?,或具有肝脾腫大等體征改變的中年以上男性(尤其是酗酒者及有肝硬化、肝癌家族史者),建議其每3~6個月認真檢查一次。檢查可首選肝功能、HBV-DNA定量及B超檢測,必要時加查相應的其他項目,如肝纖維化和癌變指標等,以便擇機采取規(guī)范化治療。
對處于穩(wěn)定狀態(tài)的乙肝病毒攜帶者,亦要定期監(jiān)測(中年以上者宜每年一次)。在其出現(xiàn)任何較長時間的病癥特別是必須手術、化療和放療時,必須檢測乙肝狀態(tài)(肝功能及HBV-DNA水平),并應酌情考慮預防性治療。
在新藥取得成功之前,應用口服核苷(酸)類似物(NA)治療慢性乙型肝炎(簡稱...[詳細]
5月17日,在第十屆全國疑難及重癥肝病大會上,我國香港大學司徒偉基教授交流...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