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 > 呼吸科醫(yī)學進展 > 急性呼吸衰竭中醫(yī)適宜技術(2)
適宜技術
1.針刺療法
主穴:大椎、風門、肺俞。手法:點刺,不留針,起針后加火罐。加減:痰多壅盛加天突、膻中,手法為瀉法;喘而欲脫加內關、三陰交,手法為平補平瀉。
2.耳針療法
取心、肺、交感、腎上腺、皮質下及腦干等穴,強刺激,留針20~30分鐘,每5分鐘捻針一次,或以電針刺激。
3.穴位注射
(1)洛貝林3毫克,注射于曲池穴,根據病情可兩側多次交替注射。
(2)回蘇林8毫克,注射于足三里或三陰交,可兩側多次交替注射。
(3)醒腦靜1~2毫升,注射于膻中、曲池、中府、肺俞、足三里等穴,每30分鐘更換穴位注射。
(4)氨茶堿0.5~1毫升,注射于列缺、中府、合谷等穴,可重復使用。
(5)75%復方當歸注射液0.5~1毫升,注射于膈腧穴,可左右交替使用。
4.點穴療法
在天突穴處以拇指指甲貼喉,指端著穴,垂直向下用力。指端一起一點,并頻頻撓動指端,令喉癢咳嗽,可刺激患者主動排痰,減輕氣道阻塞,改善呼吸困難。此法對神志欠清楚的患者可以試用。
5.搐鼻療法
用搐鼻散(細辛、皂角、半夏)和通關散(豬牙皂、細辛、薄荷、麝香),或單用以上1~2味有辛香走竄的藥物,研為細末,撒入或吹入患者鼻腔內,使之噴嚏,必要時可隔15~30分鐘重復一次,以達到興奮呼吸和蘇醒神志的目的。本法適用于自縊、溺水、觸電及濁邪內閉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。有腦出血及顱內高壓者慎用本法。
6.中成藥
(1)安宮牛黃丸:每次一丸,每日3次,口服或鼻飼,適用于熱盛于內所致的肺衰。功用:開竅醒神。
(2)至寶丹:每次一粒,每日2~3次,口服或鼻飼,適用于熱盛于內所致的肺衰。功用:開竅醒神。
(3)牛黃蛇丹川貝散(驗方制劑):每次一克,每日兩次,口服,適用于痰熱內盛之肺衰。功用:清熱化痰。
(4)礞石滾痰丸:每次9克,每日兩次,口服,適用于痰熱內盛之肺衰。功用:清熱化痰。
(5)猴棗散:每次0.3克,每日兩次,口服,適用于痰熱內盛之肺衰。功用:清熱化痰。
(6)天仙子粉(驗方制劑):每次0.5克,每日兩次,口服,適用于痰熱內盛之肺衰。功用:清熱化痰。
(7)皂枯散(驗方):枯礬2克,煨皂角1克,每次1.5克,每日兩次,口服,適用于痰熱內盛之肺衰。功用:清熱化痰。